航班实时动态查询

航班计划查询
  机场公安  安检须知
  乘机流程  停车服务
  交通服务  宾馆旅游
  订票服务  机场广告
  商务租赁  机场餐厅
  烟台市,因有烟台山而得名。烟台山原无名,古为荒丘,三面环海,因位置在北海岸,当地人称“北山”。
  明朝时为倭寇袭扰,在“北山”设熨斗墩,亦称狼烟墩台、烽火台,发现敌情,昼则升烟,夜则举火,以为警报,简称烟台。当地有人称“熨斗山”“烟台山”。
  清朝时在今烟台山西部建成海关码头,东海关在熨斗墩上建灯楼和旗杆,指挥进出码头船只。此后,又称烟台山为“拉旗山”。
  在灯塔东侧有一块“燕台石”。每年春天成群结队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,多集居于此处垒巢筑穴,繁衍后代。当地人称烟台山为“燕台山”。
  19世纪末,“北山”“拉旗山”“燕台山”“烟台山”混称。1905年,烟台山建起灯塔,命名为“烟台山灯塔”。到20世纪30 年代,统称为烟台山,成了烟台市后来的标志。
  清光绪年间,芝罘岛、商埠区改为原福山县所辖的芝罘区、烟台区。这是首次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。1934年山东省政府建山东烟台特别行政区,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。1945年8月24日,烟台第一次解放,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。烟台市名由来的历程,可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。
 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,东连威海,西接潍坊,西南与青岛毗邻,北濒渤海、黄海,与辽东半岛对峙,并与大连隔海相望,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。全市土地面积13739.9平方公里,其中市区面积2643.60平方公里,全市海岸线曲长909公里。
  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,山丘起伏和缓,沟壑纵横交错。低山区位于市域中部,海拔在500米以上,最高峰为昆嵛山,海拔922.8米。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区周围及其延伸部分,海拔100-300米,山坡平缓,沟谷浅宽,沟谷内土层较厚。因烟台市域降水较充沛,空气湿润,气候温和,低山丘陵一年四季林木葱茏,明媚如画。
  市域内中小河流众多,较大的河流有五龙河、大沽河、大沽夹河、王河、界河、黄水河和辛安河7条。其特点是河床比降大,源短流急,暴涨暴落,属季风雨源型河流。河水清澈见底,两岸林木葱茏,青山绿水,美不胜收。其冲积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层厚而肥沃,盛产苹果、大樱桃、梨和葡萄。
  烟台濒临渤海、黄海。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。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、南长山岛、养马岛,有居民的岛15个。
  烟台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,空气湿润,气候温和的特点,年平均气温11.8℃,可谓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。
  烟台市有广阔的农村腹地,可耕地面积 45万多公顷,农业生产水平较高,形成了以粮油、果品、蔬菜、畜牧、水产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。粮油作物主要是小麦、玉米、地瓜、花生。烟台果业发达,素有"水果之乡"的美称,是中国北方水果重点出口基地之一。盛产苹果、莱阳梨、长把梨、葡萄、山楂、大樱桃、板栗等。是全国最大的红富士生产基地。是全国最大的苹果经济栽培区。
  烟台城市总体布局以芝罘滨海地带为中心,依山沿海,拓展东西两翼,贯通南北山海,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结构:山耸城中,城随山转,海围城绕,城岛相映,融山、城、海、岛、河于一体,呈大鹏展翅状的滨海组团的空间结构。目前,市区绿地率、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36.7%、39.16%、12.27平方米。空气环境质量、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、城市地面水水质、近岸海域水水质均达到或符合功能区划要求。
  烟台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和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重要城市。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港口城市为目标,烟台确立了以人为本、全面发展、协调发展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。烟台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齐心协力、团结拼搏、共建美好家园,烟台市的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。2004年荣获“最佳中国魅力城市”称号,2005年又连续荣获称号“中国人居环境奖”、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。烟台人民以实际行动诠释和展示了烟台的魅力!
  贵宾服务  集团简介  董事长致辞  航线网络  机场照片  发展历史
  美丽烟台  山海文化  标识释义  核心价值观  企业使命  企业精神